pg电子官网的文化
街角新开一家小店,专卖糖酥烧饼,用花生白糖做馅,用料很足很厚道,浓稠的白糖汁混合着花生碎,滚烫的香与甜辗转在唇齿间,给人极大的满足感。许多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大多置身于这种不起眼的小店。
从前十分喜欢吃酸辣粉,下课之后约上二三友人,直奔酸辣粉的小馆子而去。这种小馆子里通常只摆下三五张桌子,煮酸辣粉的大锅就支在门口,店里只有一人在团团忙碌,那既是老板又是伙计。煮粉,捞出,放调料,等待的几分钟里已对酸辣粉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。然而,酸辣粉的美味绝对不会因为价格低廉而打折扣,粉条韧劲十足,汤的主料是红油辣椒,酸中带辣,鲜味纯正,香味厚实。任何时候去,小馆子里都热热闹闹地挤满了人,因为美味的吸引人们并不介意小馆子的简陋。
去北京的大栅栏吃炒肝,烈日炎炎,排队等候的人潮从店堂里蔓延到店门外,挥汗如雨地等候四十分钟,买到两小碗炒肝,据说小笼包也很出名,可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,店员说,包子要等到三个小时以后才能吃上,只好放弃。另外几家挂着卤煮、爆肚冯招牌的百年名吃小店,也都是大排长龙,这些美食自然有一写故事来说明它们的来源,有的店门口立有卖货郎的塑像,有的店堂里张贴着路边摊的图案,它们也都是来自于风尘仆仆的街头巷尾。只是现在由于众人的追捧很难让人一睹真颜罢了。
电视节目中,有些名人被问及喜爱的美食总是三缄其口,因为一旦公开,售卖这样美食的小店马上会挤到水泄不通,面对蜂拥而至的人群,有的老板降低了质量追求数量,或者,美食的质量没有降低,日日夜夜排队等候人龙成了一大障碍。
也到过一些堂皇酒店,店堂里用暖橘色的灯光,好让食物的颜色更好看,灯柱上用行云流水般的草书写着《赤壁赋》一类的古诗文,它们同那些小馆子之间,是艺术照与生活照的区别。这种酒店,去过便去过了,没有什么美食可以牵动人心。
也有的小馆子,虽然小,却是人尽皆知,比如保定的驴肉火烧店遍地开花,兰州拉面的招牌也挂满了全国各地。可似乎只有保定本地的驴肉火烧滋味醇美,也只有在兰州吃到的拉面才能驱散游子们胃里的乡愁。驴肉火烧店里通常从早晨开始要忙碌到夜晚,厚厚的圆砧板在无数次切剁中已经出现了凹陷。人们不介意到这里来解决一日三餐,驴肉火烧总比薯条汉堡一类让肠胃感觉踏实。买票、排队、端饭,完全都是自助式的服务,有限的几个服务员只负责擦桌子和收碗,这也是压缩成本的一种方式,无论生意多好,驴肉火烧的收益也比不过房地产。兰州拉面也是如此,这些小馆子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。驴肉火烧和兰州拉面的馆子虽多,也各有其微妙的特点,然而却没有什么“秘方”阻碍美食的发展,它们简单,可传承,可复制,任何时候去,它们都在那里,不必担心有一天它们会失传,会变得高不可攀。
希望那些开在角落里的小馆子,一直都在,一直都在啊!